找到相关内容530篇,用时1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中论》解脱思想在宗教学上的意义

    相互依存著。史提连格由此而开展出一个极其重要的大乘解脱观,他从此一缘起的宇宙论而认为:由于众生都是依存于众缘和合而存在,所以并没有一个独立的众生实体。菩萨(bodhisattva)因为能够彻见一切法空,...

    刘嘉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20746847.html
  • 唯识三十颂诠句

    。  或俱或不俱  谓五转识,内依本识,外随作意五根境等,众缘和合,方能现前。由此或俱,或不俱起。外缘合者,有顿渐故。  如涛波依水  以此涛波,喻於五识。。水,喻本识。如彼涛波,依水而起,或一或多,...和合,相资而转。如轮依轴,能行於地,有依有缘,义无阙少。今识亦尔。由是佛说十二处等。眼等六根,名内六处。色等六境。名外六处。处者,生长门故。并六自识,为十八界。即前所说六根,六境,并六识是。如次名为...

    韩清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34247076.html
  • 《中论》简介

    思惟等等,都含着错误,学者们制造了种种错误的见解。前者是俱生的,后者是分别而生的。直觉所觉的,不由思惟分别得来的自性有,使我们不能直觉(现量)一切法是因缘和合有的。这不是众缘和合的自性有,必然直觉他是独...,作作者,然可然三品;取之为有无为相、根受所依,相应在三相本住二品。观十二支法,生死五蕴,相应在本际与苦二品;无明缘行、三和合触,相应在行与合二品;有及取爱,相应在有无缚解及业三品。观二空法,相应在法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42947189.html
  • 《弘明集》所反映的佛教观念

    往复辩难。就慧琳和何承天言,其根本问题在怀疑三世因果,主张一切归于虚无;而宗炳和颜延之则认为众缘和合而成人生,此是有谛。因果相续可以解释三世祸福之报;同时,又以积习而圣说明宗教修行和道德修养的超越性。...

    宋立道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45847259.html
  • 识体理体两分与“一分无性”说

    有生现行之法的功能,但只是潜能,仍须等待适合其现行 的众缘和合,方能发挥生起果法的作用。其六,引自果,“谓 于别色、别心等果,各自引生,方名种子”。这是说,种子生 果法... 果法,俱现和合,方成种子”。这是说,种子之所以存在,是 因其有生果之功能,有功能必须有“现行”,二者必须俱时和 合,因果同时,相依而起。其三,恒随转,“谓要长时一类相 ...

    杨维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50547268.html
  • 《中论》里的“四句”之研究

    卷一品一,有底下的一首偈颂:   如诸法自性,不在于缘中,   以无自性故,他性亦复无。   [11]   对于这首偈颂,青目有底下的注释:   诸法自性不在众缘中,但众缘和合故得名字。自性即是本体。众缘中无自性,自性无故不自生。自性无故,他性亦无。何以故?因自性有他性,他性于他亦是自性,若破自性即破他性。是故不应从他性生。若破自性、他性,即破共义。无因则有大过;有因尚可破,何况无因!于...

    杨惠南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5447543.html
  • 慧学概要

    世间有为法中,如实体证到念念生灭的无常性,众缘和合的无我性,又能了达一切虚妄不起是寂灭性。彻底悟入三法印,就是证得清净解脱的涅盘。我们之所以滞留世间,颠倒生死,其根源就在不能如实证信三法印。关于这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94447853.html
  • 略论唯识学的三性思想

    生命果报体的资生物具 。根据缘起性空的原理,客观世界也是众缘和合而成,刹那生灭,迁 流不住,当体即空。正如《金刚经》所说:“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 ,是名世界。何以故?若世界实有者,则是一合相”。经文中之...思想相吻合。既然事物依因缘和合而存在,非固定实有的,那么 离开了众缘,事物当然就不存在了。缘聚则有,缘散则灭。因此佛教 认为,事物莫不有其来龙去脉,绝不会凭空自然而有,也绝不会凭空 而无,都是围绕着“...

    宗承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11148053.html
  • 种子与现行

    等说善法等与恶无记等为同类因。五待众缘,谓种子要待众缘和合,种子转变,方能生现行果。此遮外道执不待众缘,从自然一因顿生结果等。又小乘有部等,执缘体恒有。六引自果,谓种子要各各引生其别别色心自果。即色法...。此遮大众部等立无为缘起,正量部立长时四相,又外道以自性神我等为诸法因,大乘一师以真如为诸法因。二果俱有,谓此能生因之种子,要与所生之现行果,俱时现(述记显现现在现有三义名现)有。而于一有情身内,和合...

    黄忏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24748261.html
  • 《楞严经》思想之特色 -- 富有文学与哲学价值

    “你一定要执著眼见,那就应常见,无论开眼、闭眼,光中、暗中,有境、无境,一切时、一切处,都能见。事实上并不如此,在‘见’、‘未见’色的时候,‘不名为见’,这就是众缘和合而有见了。而还要能说见能见,怎么...在意知法(若不知心之所在则如何著力?),所谓“虽是六和合,元是一精明。”这就是六根之根性,乃如来藏之藏性也。尔后之“带妄显真”,以至“剖妄出真”,所谓“舍识用根”者,都是以此“精明之体”为本的。就因为...

    熊琬教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71248946.html